当前位置:主页 > 商业资讯 >

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 需求市场复苏是关键 环球新资讯

发布时间: 2023-02-08 14:41:33 来源:第一财经

经历了疫情期间的考验,中国的制造企业迎来了新一年的开工季。和去年原材料暴涨导致有的企业“有单不敢接、有货不敢卖”不同,今年的“开门红”显得淡定。


(资料图片)

一般而言,出于节前备货的采购刚需以及节后讨吉利的心态,原材料在新年伊始涨价是常态。今年,从整体的数据来看,涨势更多集中在1月中上旬,即春节放假前;节后首周因为大部分下游尚未复工,市场相对冷淡,原材料价格则处于下行震荡状态。

不过,把时间拉长到最近三年,多数原材料价格仍然在偏高位运行,叠加通胀背景下人力、运输等成本的上涨,部分终端商品的价格上调趋势也已显现。2023年,企业是否会调高更多终端商品价格,或者推出更多高端产品以平衡成本上涨压力,与背后的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势密切相关。

近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1月CBMI(中国大宗商品指数)显示,CBMI为100.4%,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加码,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国内经济将稳步回升,当前行业企业信心明显增强,需求恢复性回升将很快到来。

其中,对于制造与外贸企业而言,需求市场的复苏带动供应生态的恢复才是关键。

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3年大宗商品走势或将继续分化。总的来看,国内自主定价的大宗商品将有反弹条件,而全球定价的商品将维持弱势运行。

原材料“开门红”背后

在去年开工时,担心原材料价格节后上涨提前增加了储备的蔡少华,今年做了相反的选择。作为浙江一家燃气采暖热水炉制造企业的负责人,蔡少华告诉第一财经,虽然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但放假前原材料库存比以往都要更少一些,因为“节前原材料已经涨了一波”。

数据显示,沪铜主力的价格在1月初回落后,从1月5日开始陡升,在1月20日除夕前达到了高峰70420元/吨,较5日的64290元/吨上涨了9.53%。1月30日开工后高位调整,2月7日的开盘价在68260元/吨。

随着原油价格持续下跌,PX(对二甲苯)以及PTA(精对苯二价酸)价格也呈现节前升、节后回落的趋势。其中,PTA主力价格自去年12月迎来一波上涨后,今年1月20日(春节放假)前继续上涨,1月10日到20日的十日涨幅在10%以上,在1月30日节后则进入了震荡下行期。

作为中国纺织重镇,苏州盛泽丝绸化纤指数监测和发布平台绸都网副总经理沈剑对第一财经表示,就当地的面料行业来说,今年开年整体涨势不明显,上游企业调价也更多是常规性的“开门红”。一方面,历来企业在节前备货的采购刚需较强,这会让化纤工厂采取稳中有涨的策略,另一方面,节后调价也更多出于企业讨吉利的心态。目前,受环保要求等影响,当地开工率并不高,下游需求还在恢复中。

在过去的三年里,PTA目前5600元/吨的价格仍然在偏高的位置,虽然比2022年高峰时7700元/吨左右有所降低,但仍然是2020年二季度低位时的近两倍。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胡柯华告诉第一财经,从2020年到2021年,很多材料品种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涨幅,目前处在高位运行阶段。在整体市场不明朗情况下,今年的涨幅相比而言只是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

在胡柯华看来,涨价更多是全球通胀进入加速期阶段的经济周期表现,大概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对于全球消费市场而言,短期内并不乐观。但就后疫情恢复的中国市场来看,他个人总体保持乐观。

长三角一家服装外贸制造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今年大多数服装厂在正月十五后开工,但并没有明显的“开门红”感受。只有少数工厂因为去年12月受疫情影响工人休息、生产力减半导致货没完成,才提早了几天开工。从价格来说,尚未出现明显上涨。

在塑料行业,聚丙烯价格自今年1月11日开始连续上涨,于1月30日达到小高峰8200元/吨,较11日上涨了6.6%,过去一周持续下行至7900元/吨以下。目前的价格比2020年4月的低位更高,但整体仍略低于疫情前水平。受需求回暖预期的支撑,聚丙烯价格也被认为有望延续反弹,但受接下来的产能投放加大影响,再叠加当下仍然不小的库存压力,价格反弹的持续性仍然未知。

今年1月,上海钢联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MyBCIC)终值为1191.61,同比上涨0.33%,环比上涨0.88%,结束了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态势。据兰格钢铁网监测数据,截至1月底,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为4502元/吨,较上月末上涨143元/吨,环比涨幅为3.3%,年同比下跌11.7%。从月度均值来看,也呈现上移趋势。虽然节后首周钢材现货价格弱势调整,但随着制造业生产逐步恢复,2月的国内钢材市场有望呈现高位震荡走势。

市场复苏增强企业信心

在原材料价格不算显著的波动下,市场预期正在明显增强。

根据沈剑观察,随着疫情管控政策的优化调整,企业当下接单的意愿和信心都增强了不少,“有的企业出去了之后,感觉外需市场恢复得也还可以,他们接单的希望较大”。不过上半年部分企业受到签证影响,更多期待在今年下半年能有大的拓展动作。

今年节后,浙江、江苏等地继续开启大规模出海抢单和招商行动,加码全球市场开拓。

江苏省无锡市商务局外贸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企业出海参展的愿望肯定比去年以及前两年都要强。于2月2日飞往英国参展的浙江盛发纺织外贸部相关人员告诉第一财经,和疫情前相比,他们今年出海参展和拜访客户的频率将增加30%左右。

2月6日,浙江湖州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5日的英国伯明翰消费品展会首日,此次出海参展的企业均已达成实际成交额,其中一单的货值就达100万美元,总共达成贸易合作意向500万美元。

上述长三角服装外贸企业负责人提出,出口方面,目前看不会比去年差,毕竟开放了,市场预期转好。不过,由于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来说抵消了利好,导致整体上会与去年差不多,不同的企业也会因为竞争力的差异而进一步拉开差距。内销方面,服装市场有望随着经济的复苏而有所回升。

自去年底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升破7的整数大关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1月9日至今则始终在6.8以下,这给出口企业的利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还好,疫情期间让外贸企业饱受折磨的“一箱难求”以及海运周期拉长、运费价格暴涨的挑战不再,海运价经过持续的下跌后已趋于稳定。

对于制造与外贸企业而言,需求市场的复苏带动供应生态的恢复才是关键。

在“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国际商贸城,以内销为主的义乌永银银豪负责人徐小宝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开市(2月2日正式开市)比前两年的人气都要旺,开市当天就有老客户下了20多个订单,而在疫情期间,开市首日的订单不过个位数。

以出口为主的浙江义乌市伊凌诺卫浴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明告诉第一财经,最近几天已有20多个客户在询盘,也已有多个客户下了订单,询盘量和下单量都要超过去年。根据初步预计,该公司2023年的增长率可以达到36%左右。

徐小宝认为,跟着市场复苏的供应端,要加大投入并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可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观察期和滞后期。但开市的热闹释放出了市场复苏的积极信号,让他们对今年有了更大的信心和期待。

2月5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2023年1月CBMI(中国大宗商品指数)显示,CBMI为100.4%,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回落明显,销售指数均微幅下跌,库存指数则持续明显上升。从1月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受春节因素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终端需求一度停滞,商品库存仍在积压,市场运行压力较大。

不过,1月指数在回落中仍有积极因素在显现,特别是消费指数跌幅有限,基本呈现筑底态势。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加码,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国内经济将稳步回升,当前行业企业信心明显增强,需求恢复性回升将很快到来。同时,今年防控政策调整预计返乡人数及停留时间或将增加,从百度迁徙指数来看节后返工进展较为迅速,往年节后的用工荒今年或将出现明显改善,给终端需求的恢复带来有效的支撑。

综合来看,2月随着经济继续复苏的趋势高度明确,企业复工复产,市场心态向好,大宗商品市场正在转向强势格局,预计商品价格将会逐步上扬,企业盈利也将逐步回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2022年全球增长率估计约为3.4%,2023年预计将降至2.9%,2024年升至3.1%。与全球需求走势相一致,尽管供给瓶颈将有所缓解,2023年世界贸易增速预计仍将降至2.4%。其中,中国和印度两国将成为今年全球经济的主要引擎。受中国经济影响,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2023年和2024年的增长率将分别上升至5.3%和5.2%。

标签:

为您推荐